一、什么是猴痘
猴痘(Mpox)是由猴痘病毒(Mpox virus)引起的一种罕见的、散发的、天花样临床表现的病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
二、猴痘的疫情概括
全球疫情信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5日,全球已有111个国家,报告了87929例猴痘病例,其中死亡146例。
我国疫情信息:2022年6月24日和9月6日,中国台湾和香港分别报告首例猴痘输入病例,2022年9月16日,重庆市报告首例境外输入猴痘病例,2023年6月6日,北京市报告2例猴痘病例,其中一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另一例为境外输入病例的关联病例。2023年6月10日,广州市监测发现2例猴痘病例。
三、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猴痘传染源为感染动物和感染患者,病毒经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如男男性行为等),尤其是直接接触了患者疱疹和破损皮肤。
主要感染的方式包括:
1.触摸、亲吻、性交/肛交等亲密行为造成的粘膜或皮肤直接接触;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时造成的飞沫传播;一个或多个伴侣发生性关系的男男性行为人群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
2.被猴痘病毒感染的动物咬伤、抓伤,食用感染动物肉时可能发生传播。
3.猴痘病毒也可能会通过接触污染物品被感染。
4.通过胎盘从孕妇传播给胎儿。
四、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
五、猴痘的临床表现
猴痘的潜伏期一般是5-21天,多为6-13天。在发病早期会出现发热、寒战、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前驱症状。多数患者出现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发病后1-3天内,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疹,从面部逐渐向四肢蔓延,手心和脚掌均可出现,从发病至结痂脱落约2-4周。结痂脱落后可遗留红斑或色素沉着,甚至瘢痕,瘢痕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年。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
六、对于猴痘,我们该如何预防
1.避免与感染的动物接触:在猴痘地方性流行地区,避免接触啮齿类和灵长类动物(包括动物的血和肉),要食用煮熟的食物。非必要不进口啮齿类和灵长类动物,做好寄递动物检疫,以及进口啮齿类和灵长类动物检疫。
2.避免和猴痘感染者密切接触:若发生高危行为,接触高危人群或可疑动物后出现皮疹、发热、淋巴肿大等症状,应立即做好自我防护,及时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并告知医生流行病学史。
3.做好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该病毒对热敏感,加热至56℃30分钟或60℃10分钟即可灭活,紫外线和一般消毒剂均可使之灭活。
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和并发症的治疗。面对来势汹汹的猴痘,我们要切实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首先做好个人防护,然后做好自我监测,一旦发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
初审:李少建
复审:李红
终审:张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