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真的来了
但是!别慌!
:普通市民感染猴痘病毒的风险低
感染动物和感染患者是猴痘传染源。
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尤其是直接接触了患者疱疹和破损皮肤。
猴痘人际传播以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为主,普通市民感染猴痘病毒的风险低,市民不必过度惊慌。
建议市民朋友要积极了解猴痘预防知识,做好健康防护。若在国内外有可疑动物、人员或猴痘病例接触史,或有同性性行为等高危行为,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主动就医,并告知接诊医生境外旅居史和接触史,以协助诊断和治疗。
个人如何预防猴痘?
针对公众关心的
猴痘病毒有关问题
在此为您解答
∨
全球疫情情况如何?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全球猴痘趋势报告,自2022年1月1日以来,世界卫生组织所有6个区域已有111个成员国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了猴痘病例。截至2023年6月5日,共报告了87929例实验室确诊病例和1095例疑似病例,包括146例死亡病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3年6月6日更新的全球猴痘趋势报告,除西非和中非国家外,2022年以来持续暴发的猴痘疫情主要与一个或多个伴侣发生性关系的男男性行为人群(同性恋或双性恋男性)相关。
全球病例的主要特点:96.2%病例为男性,中位年龄34岁;18~44岁男性为最受累人群,占病例总数的79.0%;在已知性取向的病例中,84.1%的病例为男男性行为者,其中7.8%为双性恋男性。性接触为最常见的传播途径,占82.0%,其中最常见的暴露环境是有性接触的派对环境,占66.4%。
猴痘传染源有哪些?
猴痘病毒的主要宿主为非洲啮齿类(非洲松鼠、树松鼠、冈比亚袋鼠、睡鼠等),感染动物及猴痘病毒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猴痘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猴痘病毒经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
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
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亦可在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时通过飞沫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
病毒还可通过胎盘从孕妇传播给胎儿。
易感人群有哪些?
人群普遍易感。
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未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群(尤其是1981年后出生的人)对猴痘病毒普遍易感。
猴痘的潜伏期有多久?
潜伏期5至21天,多为6至13天。
感染猴痘后有哪些临床症状?
发病早期出现发热、寒战、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前驱症状。90%患者出现明显的浅表淋巴结肿大,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
发病后1至3天,出现皮疹。
首先出现在面部,逐渐蔓延至四肢,手心和脚掌均可出现皮疹。
皮疹经历从斑疹、丘疹、疱疹、脓疱和结痂几个阶段,不同形态的皮疹可同时存在。
病程约2至4周。结痂脱落后可遗留红斑或色素沉着,甚至瘢痕,瘢痕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年。
部分患者可出现并发症,包括皮损部位继发细菌感染、呕吐和腹泻引起的严重脱水、支气管肺炎、脑炎、角膜感染等。
2022年以来发现的病例临床表现相对较轻且不典型。
猴痘预后怎么样?
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
严重病例常见于年幼儿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预后与感染的病毒分支、病毒暴露程度、既往健康状况和并发症严重程度等有关。
避免和罹患猴痘的人密切接触。
避免在高发国家与野生动物直接接触。避免捕捉、宰杀、生食当地动物。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清洁和消毒,做好手卫生。
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一定要主动了解猴痘预防知识,积极做好自我防护!
虽然目前猴痘疫情不再构成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但这并不意味着相关防控工作已结束
广东疾控在此提醒:
预防感染猴痘
最主要的预防措施就是
请不要与有症状者密切接触
初审:李少建复审:李红
终审:张晓军
上一篇:登革热进入流行季!两大“硬核招数”要牢记
下一篇:眼睛看的“亮”竟和这些有关,快来认识能让眼睛更闪亮的炫彩营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