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学

影评作品展

忠魂不灭,信仰长存——《长津湖》影评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06-03 浏览次数:

忠魂不灭,信仰长存

——《长津湖》影评

邓晖

71年前,英勇的战士们正沉浸在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中时,再一次踏入硝烟弥漫战场的消息又一次传入了他们的耳边。于是,一批又一批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对抗美军的侵略。去时,尚是少年身血肉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寒严酷的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战,凭借钢铁般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扭转了战场态势,彻底粉碎了麦克阿瑟的“圣诞节攻势”,构筑起不朽的中国军魂。

《长津湖》它如庖丁解牛般将援朝军队的每一次牺牲都细致入微的刻画,真实深刻的展现。炸弹坠地引爆后的冲击力、子弹横扫嵌炸入身体时的撕裂感、面对武器悬殊只能用一个个生命填补时的奋不顾身、被美军飞机扫射弹药轰炸却毫无反手之力时的绝望,还有那毫不犹豫的舍身就义,哪怕大火焚身哪怕寒雪覆体,以及每一次慢镜头下炸药爆开之后的细致过程......

在《长津湖》中,一个个同我们一样风华正茂的中国小伙,他来自浙江,他来自山东,他的父亲母亲打渔为生,他想念着上海家里的囡囡,他操着一口东北腔,他至死还唱着《沂蒙山小调》......他们本有许多可以临阵脱逃的理由,但从未选择退缩。而于众多角色中的“伍万里”让我看到了电影所呈现的角度多样化,百里、千里、万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些人,虽没有读过万卷书,但有些人,一生下来就注定要行万里路。四处漂泊,无以为期。在伍万里十九岁的时候,在抗美援朝的路上,他的眼,代表了观众的眼,他的成长,也牵动着观众的心。从懵懂坦荡、憧憬好奇,到坚定无畏、勇猛精进,这时“伍万里”身上折射出诸多为国家发展而冲锋陷阵的人们的英雄本色。

战争中多的是变化,而我们的战士便是以不变应万变。当志愿军行过乱石岗,突然遭遇敌机巡逻,还未能抵达前线的战士被敌机当作赌注般玩闹扫射。当镜头推进刚入伍不久的新兵张小山的瞳孔,小山的瞳孔逐渐放大,所见的敌机越飞越近,却无能为力,只能感觉接踵而来的恐惧与无法抗击的宿命感。看到屏幕中战士们被炸裂的身体里喷射出新鲜的热血时,观众们的心随着跌宕起伏,我的心更是随着画面惊动。即刻,轰鸣声,炸破声,撕裂声,声声入耳;铭记在人们心中的历史,生生不息。

片中让我尤为触动的是雷公牺牲时的情景,他向美军炮筒里瞄的那一眼,新奇又满生羡慕。此情此景,一屏之隔,无以阻挡,瞬间一股辛酸泪便涌上我的眼眸。当他扑到滚烫冒烟的标识弹上面时,我仿佛看到的不是一个虚构的人物,而是扑枪口的黄继光、是忍火烧的邱少云,此刻只是借雷公之口替他们呼气,替他们喊疼。将英雄放归于人,更是活生生的肉体凡胎。回应了长久以来苦难肉身和钢铁意志之间的争议:它们并非矛盾不可共存。反而正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会疼痛、会流血、会牺牲死亡,所以才更显得在极端情况下战士们精神意志超脱于肉体疼痛的可敬。

何为英雄?是伍万里所说“让我哥瞧得起我”,是老雷所答“让敌人瞧得起才是真英雄”,是毛岸英所道“上了战场就是英雄”。何为义无反顾?是伍千里所答“我俩把该打的仗打了,不让你打”,是杨根思所说“人在阵地在”,是毛主席所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片中多次描写战令一下,士兵们便快速回归战场。为了组织不被发现,情愿被冻死炸伤也纹丝不动,也正是这样义无反顾的信念,才有了总攻时四面八方来的“天降神兵”,才有了长津湖之战的胜利,才有了抗美援朝的光辉事迹。放观古今,赴汤蹈火者前仆后继,视死如归者不绝于途。每个时代都少不了义无反顾的英雄们的身影,长征时期始终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对越反击战时舍身炸碉堡的梁英瑞,现今抗疫战场上默默奉献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等等,他们都有着“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勇气,“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以及“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韧劲。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任何国家与民族的存留兴盛,都有其根系与源头所在。正如丘吉尔所言,你往后看得越远,就向前看得更远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历史写下辉煌过往,时间掀开崭新一页。新时代青年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面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需要明确奋斗的方向、保持足够的干劲、秉持高尚的品格,应该踔厉奋进、矢志前行,战胜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跨越人生途中的“娄山关”!

(邓晖,文化传媒学院2019级汉语国际教育13班,指导老师曾文鑫。)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20 网上赌搏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仿制必究 粤ICP备120491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