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定位
根据行业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学院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及管理类学科办学取得较好效果的基础上,于2008年开设本专业。在学院专业建设规划中被确立为重点扶持专业。本专业立足广东,面向华南,服务社会,培养适应信息化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
依据网上赌搏网站办学定位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建设历史,紧密结合广东省人才需求,以14年来的本土化校友资源、地方性政府资源为依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创业能力的综合培养。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系统化管理思想和素养,掌握管理学与经济学基础理论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与手段获取相关知识,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方法进行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通过数据分析等手段支持组织管理决策,具备理论和定量分析能力、应用实践能力以及十大赌博平台排行榜能力,服务国家信息化建设事业,能够在国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组织,在管理信息化、计算机、大数据等产业领域从事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大数据分析应用等工作满足现代管理需要的应用性十大赌博平台排行榜型人才。
三、培养规格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制4 年,学习期限 3~7 年。本专业须修满培养方案规定 171 学分方可毕业。其中通识教育课程模块 47 学分,专业教育课程平台 79.5 学分,十大赌博平台排行榜教育理论课程平台 21 学分,十大赌博平台排行榜教育实践课程平台 23.5 学分。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应用引领、双轮驱动(理论和实践并重)、双证支撑(学位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科基础和专业技能。
根据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本专业毕业学生应具有以下素质(毕业要求1)、知识(毕业要求 2-5)和能力(毕 业要求 6-10)
1.人文情怀与职业素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高尚的职业操守与专业精神。掌握信息管理及相关行业的操作规范,熟悉信息管理职业道德。
2.能够掌握道德修养、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通识教育类基础知识。了解中国国情,了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动态。
3.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能够对经济问题进行基本的数理分析;掌握统计学基本原理,熟悉统计学方面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4.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知识,具备现代管理思维,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解决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5.具备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6.分析与研究: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解决经济和管理领域的实际问题,能够进行数据分析和综合数据处理,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7.实践与应用:能够运用信息管理及相关领域专业知识开展信息技术与管理融合的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沟通与交流:能够利用语言提升信息管理工作水平,能够使用书面和口头表达方式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具有一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
9.团队协作:具备项目协作和参与管理的能力,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在信息管理及相应交叉学科团队活动中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能力,能够与其他成员进行协调合作并促成团队合作目标的达成。
10.学习与创新:对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具备职业怀疑态度、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具备创新精神与能力。
四、课程体系
本专业的专业课程内容体系分为三大课程模块,即:管理与经济模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模块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模块。每一个课程模块包含一系列专业课程。主要课程包括: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统计学、Java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据结构、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信息技术(IT)项目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与应用(ERP)、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管理信息系统等。
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军训、社会实践、理论课、课内实验、课程设计、计算机实训、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职业资格认证等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按年级分成三个层次:
1、课程实习,配合理论教学的基本实验。以验证性、设计性实验为主,训练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2、课程设计,以综合性实验为主,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3、毕业设计,训练学生获得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调查研究、社会实践、科学试验、工程训练及写作方面的综合能力,通过校企合作的项目制教学,引入行业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对教学效果考核,让学生的实验室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比较具有较高仿真度。
综合素质训练主要以军训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方式来完成。军训具体时间安排在入学初,以集中训练的方式完成;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主要通过各种课外活动来完成,如暑期社会实践,各种形式的实习活动,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院系活动,各协会活动等。
社会实践环节安排在第2、4学期的暑假进行,主要开展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思政理论课热点问题的调研。
五、师资队伍
本专业教师的数量与结构可满足以管理学与计算机学科的融合为特征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教学和发展的需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共有6名专业教师,根据学院教师资源共享的原则,其他专业的教师也为本专业学生上课,我们也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聘请了校外的专家作为学科建设和发展顾问,从而使现有的教学资源既可充分保证本专业现有教学工作的圆满完成,又能保证和满足专业未来发展的实际需要。本专业专任教师的数量可充分满足教学需要,年龄、职称、学历及学缘结构都合理。
首先,从职称结构上来看,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人,讲师3人,助教2人,职称结构比较合理。
其次,本专业教师的学缘结构是根据教学需要和专业发展需要设计的,符合专业现状和发展的需要。在6名专任教师中,学习管理学科的教师3人,占50.00%;计算机学科的教师2人,占33.33%;经济学科的教师1人,占16.67%。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这些教师中,多数教师在硕士研究生或本科阶段,具有学习管理学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经历,具备经济管理与计算机学科的双重学历结构。
再次,从本专业教师的年龄结构合理,体现了老、中、青三类教师在年龄上的有序搭配。
从本专业教师学历结构上看,在现有的6名专职教师中,博士和在读博士2人,占教师总数的33.33%;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5人,占83.33%。6名专职教师全部是接受正规高等教育的教师。本专业教师的学历结构和层次较高,符合教育部及本校对教师学历层次的要求。
六、教学条件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实验教学环节既要强调学生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也注重在模拟企业环境的实训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管理学科的理论知识。所有课程都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学生反映良好。
秉承“学业与职业零距离对接”办学理念,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非常重视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强调“工程化实践”,采取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的工程化培养模式,构建了以“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课题锻炼-项目实训”为主线的四级实践体系。实验教学环节累计学时高。
学院现设有计算机机房14个,建设有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大数据应用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信息工程与创新实验室、传感技术实验室、数字媒体技术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嵌入式实验室、软件工程技术实验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可以在实验室完成相关专业的实验、实践活动。实验中心能够保证实践、实验教学的需要。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学计划、教学任务、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等有关教学文件齐备、管理规范。实验项目开出率100%。
实践技能的培养训练,一部分可以在校内实验室完成,另外还要让学生走出校园到企业生产一线接受训练,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智能制造学院建立了华晟经世、东软、叩丁狼等多个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基地社会影响大、指导水平高,对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接纳能力强,也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的重要实习基地,已经接纳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数百名本科生毕业实习。学生的训练情况如图1、2所示。
图 1 学生项目训练
图 2 项目分组演示答辩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实践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进入三年级以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有许多学生参加了校院两级大学生科研立项课题和教师的各类研究项目,成为教师科研的得力助手。同时,学院每年指导选送优秀学生参加国内相关知名大学生专业竞赛,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表现得到了充分肯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本专业投入资金,购置大量图书和期刊,这些书籍和期刊不仅供教师之用,还向学生开放和阅览。不仅可以充分满足本系教师和学生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的现实需要,也为专业今后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通过校园网可以链接超星数字图书馆、知网、万方数据资源等网络数据库;利用校园网可以实现在线书目检索、借阅信息查询、核心期刊目录、外文期刊目录、新书通报、网上预约续借。从而极大地方便了师生查阅信息资料的需求,能够满足师生学习的个性化需要。